文章节选自《黄河万年》
管竭忠创贺兰渠 王全臣修大清渠
大清渠是宁夏汉延渠和唐徕渠之间的一条引用黄河水灌溉的渠道.最早渠名叫贺兰渠,与唐徕渠、汉延渠、惠民渠、昌润渠并称为河西五大渠,是清朝初年宁夏道管竭忠应
地方民众请求,主持开创的.当年,管竭忠在黄河青铜峡出
口西河马关嗟之下6 华里处修设引水口,开挖的渠道也只有几尺宽,长也仅有10 华里,灌溉田地总数也不过数百亩而已.贺兰渠开挖通水不久,由于河势不稳定,引水发生了困难,几乎要荒废.甚至连带唐徕渠、汉延渠等都出现引水不畅的问题.虽然,也有任守兹土的官吏、专门从事水利开发的人士企图整修渠道,改善引水条件,虽也尽力,但终成效不大.民怨鼎沸,因为有些贪官不仅不出力治理引水渠道,反而以修渠为借口侵渔百姓.民田大多都荒芜了.
清康熙四十七年(1708 年)清廷任命王全臣为宁夏水
利同知.王全臣素以关心民生疾苦而受朝野称赞.当年春天,王全臣到任后,以解救民众疾苦为己任,力除积弊.主张疏浚贺兰渠,整治取水环境.他亲自到渠道工上督办工程,他指导先修筑唐徕渠引水口前的八百多丈的迎水湃,将河道里靠东流去的河水挽引向西注入渠道.王全臣亲自查
勘河势水情,访询士民,请教同僚.他在调查研究中得知, 唐徕渠和汉延渠之间有一广阔地带,可以开垦耕种的土地尚有不少.但是,唐徕渠和汉延渠对这一片土地都难以浇灌.两渠之间的贺兰渠规模甚小,且常常淤废,也是不能浇灌.王全臣大胆设想扩大贺兰渠的规模,利用贺兰渠引水 灌溉唐徕渠和汉延渠之间的土地.王全臣经请命宁夏观察使同意后,就积极开始施工.王全臣亲自率领同僚谋士制 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扩大整修贺兰渠方案.